币无名浏览()2019-12-11 21:59
提起區塊鏈,您首先會想到什麼?
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,還是跨境支付中的點對點交易?
作為一種數字技術,率先在金融領域落地的區塊鏈,已延伸到物聯網、智能制造和供應鏈管理等多個產業領域。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純看來,未來區塊鏈技術在中國最重要的應用空間當屬工業制造等領域。
那麼,區塊鏈技術究竟能給制造業帶來什麼?又如何與制造業技改相結合?近日,記者前往廣東調查採訪。
數據可溯源、報告可驗証,為制造業構建“信用網”
走進廣州黃埔區新歐機械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,幾台大型液壓馬達檢測設備正在為汽車“體檢”——透過連接的管道,檢測設備周身密集分布了20多個傳感器,將液壓馬達的壓力值、流量和溫度等數據實時採集並聯網上鏈,牢牢記錄在雲端,供客戶查驗。
質量檢測,是工業生產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。作為第三方檢測服務商,檢測結果是否公正可靠,對於促成交易至關重要。
“過去做設備檢測,客戶不信任檢測中心,經常派人來現場監督,有些買家甚至從外地大老遠飛來廣州,一來一往,耗時長、成本高不說,效率也低。”在承接過上百家制造商的檢測訂單,聽了不少客戶意見后,新歐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起新談起區塊鏈,有些“相見恨晚”。
設備聯網后,新歐機械今年上馬了區塊鏈技術。“現在不僅能實時採集檢測數據,更重要的是,原始數據可溯源、報告可驗証。”王起新指著正在運行的檢測設備說,如今採購商坐在家裡就能在終端獲取可信報告,真正在器件供應方、設備檢測方和終端用戶之間建立起一個跨時空、低成本、高效率的互信機制。
區塊鏈何以能為設備制造商們一解煩憂?
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學成給出答案,“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分布式數據存儲、點對點傳輸、共識機制和加密算法,這些技術特點能促進供應鏈協同,從而賦能制造業發展。”
“整體上看,制造業是由信息流牽引實物流,但產業鏈上各環節間的信息很難隔環共享,供銷商信息不對稱嚴重,使得實物流阻力很大。”在他看來,區塊鏈基於分布式網絡記賬,使得無需通過第三方即可進行點對點交易,大幅降低了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交易成本,提高協同效率。
不只是新歐機械,在對區塊鏈企業採訪中,“信用”成為常被企業家挂在嘴邊的高頻詞。事實上,在工業互聯網平台上應用區塊鏈技術,正在為傳統制造業轉型發展構建起一張巨大的“工業信用網”。
“信用是達成交易的前提,信用缺失或者不足是導致交易摩擦力的主要原因之一。”楊學成指出,實現智能制造,工業互聯網解決了設備“上網”的問題,而區塊鏈技術則通過破解信息不對稱和實現數據可靠性,解決了數據的“信用”問題。
在廣東中設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書升看來,工業互聯網本質上是一個工業信用載體,區塊鏈是一項技術支撐手段。“工業信用”的建立,可以說是制造企業的生命。“通過構建‘工業信用’,將大大減少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,購買商在選擇產品時,數據背后反映出的工藝水平和使用維護情況真實可靠,而供應商則不需要品牌推廣便獲得了品牌價值,從而將精力從打廣告更多轉向制造和研發上,專注於提升整體工業水平。”
數據防篡改,給設備上“鎖”,促智能化改造提速
隨著制造業向數字化轉型,大量智能設備將形成海量信息流。如何保証在線數據安全,為越來越多制造企業所關心。
去年10月,中設智控為清遠市北江大堤項目進行了物聯網智能控制改造。過去,監測水閘設備運行情況,全部依靠人工巡檢和人工記錄,效率低下,差錯率還高。設備聯網后,實現了數據自動採集和實時傳輸,巡檢完成率由原先的70%提升到98%,水閘故障率下降了80%左右。
但好景不長,沒過多久,企業就有了新煩惱。
“聯雲上網后,企業又開始擔憂數據的安全保障問題,倘若關鍵數據在雲端被人篡改,很可能造成決策誤判。”杜書升說,區塊鏈技術具備高度透明、不可篡改的優勢,恰好實現了對智能設備的有效控制。有了區塊鏈的“加持”,項目系統的安全性提升了70%以上。
在杜書升看來,在智能化時代,設備的安全性反映在運行數據中。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,保証了數據“誠實”與“透明”,在一定程度上為設備可靠上了一把“鎖”。
以區塊鏈滿足企業數據安全訴求,北江大堤只是一個縮影,如今,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表現出強勁的需求。
正是看到了區塊鏈技術在安全管控、透明管理上的獨特優勢,明珞汽車加速了自身的智能化改造。